2019 IFLA ASIA-PAC LA Awards-傑出獎
2019 LIA 倫敦國際獎華文創意
融合類Integartion-公共服務NGO:銀獎
戶外類OOH-公共服務NGO:銅獎
設計類Design-環保設計:銅獎
創新類The New:銅獎
2019 LIA Chinese Creativity倫敦國際華文創意獎 1銀3銅
2019 DSA 數位奇點獎 品牌體驗與促動行銷類別大獎
2019 DSA 數位奇點獎 5金1銀2銅
2019 4A創意獎 1金4銀1銅
2019 AD Stars韓國釜山國際廣告戶外類-水晶獎
大安森林公園占地26公頃,台北市市區核心的「大公園」,綠樹與綠地交織著陽光與氧氣,是台北市民平日及假日休閒活動的好去處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農業時代台北隨處可見的灌溉渠道,已不在都市裡面復見,昔日的水圳伴隨著許多年長者深刻的回憶,耕作、漁樂、嬉戲,水與人的生活一直是相依相惜。大安森林公園所在地舊地名「大灣」,與台北昔日的農田大圳瑠公圳座落位置相近,本規劃團隊受「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」之託,以「大灣草圳」之命名,希望由此而起,重新以具時代意義的「環境生態」使命,用「水」作為活化公園之核心元素,致力再創都會公園的新價值。水為萬物滋養之源,設計其一,選擇了「水與生命」,我們用「螢火蟲棲地」營造的目標,嘗試成就一個以復育生命、觀察生命的生態棲地,豐富大安森林公園以綠樹、綠地為基底的公園內涵。設計其二,選擇了「水與健身」,我們用「活水飛輪」的建置,張手歡迎,為市民打造了一座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森林健身房。
規劃設計重要內涵:
1、集水成池
詳實勘察並精選公園內南北向與東西向動線交會的林下空地,以避開喬木大樹位置,挖填土方調配的方式,形塑外高內低的集水地形,天然的雨水及池岸下集水雨撲滿的整合設計,創造一個水池環境的基底。
2、水畔腳踏車「活水飛輪」設計
水能靜能動。我們引用時尚健身運動「飛輪」的概念,邀請知名的機械藝術設計團隊「噪咖」,運用腳踏車的原理,將水的位能轉化成動能,使用者腳踏汲水,汲取地下雨水撲滿的蓄水,再依循設計好的管徑,噴水於池,製造水面攪動,達到水中給氧的功能,幫助水循環。更藉腳踏運動幫助自己的健康,在大安森林公園裡,二十四小時不打烊。
3、水與綠環境設計
活水飛輪在大安森林公園裡,在經過精心設計的林下水體環境上,配置加上野薑花、水蠟燭、睡蓮,以嗅覺怡人、視覺悅目的點景安排,讓使用者能充分感受水與綠,大自然環境帶來的美好。
4、民眾參與趣味計畫
「活水飛輪」配套的趣味是結合了軟體行銷高手「米蘭」團隊的創意設計,利用腳踏車台貼心規劃的手機置放座,以及人手機裡的二維條碼連結,使民眾能輕鬆地透過數據的顯示,雙腳踩汲了多少水的體積,感知自己對水循環的貢獻,更可與所有參與連結的朋友連線競賽,比看誰的貢獻大,消耗的能量多,充分引起了參與者的趣味互動。
5、公共藝術價值創新
水畔腳踏車的設計,不只運用了科學的原理,更充分與環境產生了對話,設計團隊反覆地模擬整體環境情境,在綠樹與水體之間選擇了恰當的位置,讓「活水飛輪」產生了公共藝術創新的價值,在靜與動的狀態下,讓裝置更有美感,也更有天、地、人的互動與觀察。
6、環境設計、藝術創作、形象廣告的突破與被肯定
活水飛輪經過了「環藝」、「噪咖」、「米蘭」三個團隊的共同努力,創造了大安森林公園裡的另類環境體驗,此外也獲得多項國際獎項,即是最實在的肯定!
業主
財團法人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
地點
台北市
設計時間
2018
施工時間
2018